近期,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,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学生群体成为不法分子的重点目标。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财产安全,维护校园安全稳定,结合真实案例,安保处梳理出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,郑重提醒全体学生提高警惕,不做电诈工具人:
一、十大诈骗陷阱需警惕
1. 兼职赚钱类诈骗:凡以“轻松兼职”“高薪返利”为诱饵,要求垫资刷单的均为诈骗。
2. 色情诱导类诈骗:通过色情链接诱导下载的APP都是诈骗工具,谨防隐私泄露与资金损失。
3. 虚假购物类诈骗:网上宣称“低价代购”“内部渠道”的虚假交易不仅涉及诈骗,更可能违法。
4. 陌生转账类诈骗:任何要求下载不明APP并按其指令转账的操作均属诈骗,切勿轻信。
5. 非正规渠道下载APP:凡未通过手机官方应用中心下载的软件,均存在诈骗风险。
6. 扫码链接类诈骗:通过二维码或陌生网址链接下载的APP极可能是诈骗软件,务必谨慎。
7. 工具人陷阱:若按他人指导多次转账,不仅被骗,还可能沦为电诈帮凶,承担法律责任。
8. 游戏交易风险:私下买卖游戏装备脱离平台监管,易遭遇诈骗且涉嫌洗钱犯罪。
9. 熟人借款需核实:凡是同学或朋友网上不见面借钱或要求转账的都可能是号被盗。
10. 网购私下交易风险: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易引发诈骗或消费纠纷,维权困难。
二、安全防范六“不”原则
不点击不明网址链接
不轻信陌生来电信息
不扫描可疑二维码
不随意下载非官方APP
不共享手机屏幕信息
不盲目听从转账指令
遇事冷静,及时求助
若遭遇可疑情况,请立即停止操作,保存相关证据(聊天记录、转账截图等),并第一时间联系校安保处、辅导员或拨打110报警。同时,建议下载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,开启预警功能,筑牢反诈防线。